20251015
,

文:電動車專業保養維修團隊/137電動車保修聯盟

隨著汽車內裝逐步數位化,觸控板已成為現代座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。
手勢互動、觸覺回饋與語音控制等先進技術不僅提升操作便利性,也成為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利器。

乘用車與商用車市場對智能、多功能觸控板的需求快速增長,加上監管要求和用戶對無縫連接體驗的偏好,使得這一市場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。

據報告,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 4.31 億美元,2032 年預計增至 6.35 億美元,年複合增長率(CAGR)為 5.6%。

汽車多媒體觸控板市場涵蓋電容式(投射與非投射)、紅外線、光學、電阻及表面聲波等多種技術,並與音訊控制、氣候調節、導航和資訊娛樂系統深度整合。手勢識別、自適應介面及人工智慧預測演算法的應用,提升了駕駛員互動體驗和安全性。

同時,低功耗、耐極端環境的汽車級感應器設計,使觸控板在各種操作場景中保持可靠性。
整合式觸控板和模組化設計的興起,亦讓車輛可進行售後升級和個性化設定,如生物特徵認證,增強駕駛者專屬體驗。

北美市場對高階功能的需求推動技術創新,而亞太地區則因電動車採用率上升而帶動觸控板銷量。

2025 年美國新關稅將增加供應鏈成本,促使企業調整採購策略,包括區域組裝及近岸外包。
感測器與半導體技術的策略合作,也為廠商提供靈活、可擴展的供應模式,確保穩定供應並控制成本。OEM 與資訊娛樂軟體供應商的協作,進一步提升系統反應速度與用戶體驗,使觸控板成為智能座艙的核心競爭力。

市場主要玩家如哈曼國際、大陸集團、電裝、博世、松下、LG 電子、先鋒、阿爾派、偉世通與阿爾卑斯阿爾派等,透過技術創新、全球佈局與策略合作積極應對監管和供應鏈挑戰。隨著車輛電氣化與互聯化加速,觸控板不僅是座艙操作工具,更成為提升駕駛者體驗、保障安全及品牌價值的重要橋樑。

未來幾年,能結合耐用技術、個性化功能與數據驅動優化的企業,將在市場中取得先機。

參考資料

搶佔新的汽修版圖,就是現在!

最完善的服務、最嚴謹的零件,滿足所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