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1014 (1)

文:電馳科研技術總監/羅玉林

電池包就是一群電芯組成的,有的電芯狀態好,有的電芯體質差。
如果沒人管理,好的電芯和差的電芯一起使用,很容易出現過充、過放,甚至熱失控而引發事故。

BMS 的職責就是個管理者,它主要做三件事:

  • 監控 :即時採集電壓、電流、溫度,時刻盯著電池的健康狀況。
  • 保護 :一旦出現危險,比如過熱、過壓,馬上採取措施,切斷回路,防止事故。
  • 管理 :優化充放電,讓每個電芯都盡可能發揮作用,同時儘量延長整包電池的壽命。

BMS 就是電池的「護身符」和「大腦」。沒有它,電池就像一群散兵,隨時可能出問題。

BMS 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:監測、計算、執行。

  • 監測 :通過各種感測器和採集電路,BMS會即時測量每個電芯的電壓、整個電池包的電流、各個點的溫度。
  • 計算 :採集到的資料會送到控制單元進行運算。這裡最關鍵的是三大演算法:
  • SOC(荷電狀態)估算:相當於電池的“電量表”。
  • SOH(健康狀態)估算:告訴你這塊電池還能用多久。
  • SOP(功率狀態)預測:決定電池當前能不能支援大電流充放電。
  • 執行:根據演算法結果,BMS會控制均衡電路、冷卻系統等,來保護和管理電池。比如當發現某個電芯電壓過高,就會通過均衡電路把它的電量分給別的電芯,防止失衡。

BMS 就像智慧手機的系統,既要顯示剩餘電量(SOC),還要提醒你電池老化(SOH),同時還要管理後臺,避免過度耗電(SOP)。
BMS 的原理聽起來簡單,但設計起來難度非常大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:

  • SOC 估算不準:SOC是電池的「電量表」,就像燃油車的油表。但鋰電池不像油箱,充多少、放多少不一定能直接看出來。不同溫度、不同倍率下,電池的電壓曲線會變化很大,想要精準估算SOC,需要複雜的模型和演算法。常見方法有安時積分法、開路電壓法、卡爾曼濾波法,但每種方法都各有缺點。
  • 電池一致性問題:電池包裡有上百上千個電芯,但不可能每個電芯性能一模一樣。差別越大,衰老越快,風險越高。BMS需要通過「均衡」來解決,但均衡本身效率低、成本高,如何達到平衡是很難的。
  • 熱管理與安全:電池怕高溫也怕低溫。溫度太高,容易起火;太低,性能下降。BMS必須和冷卻系統、加熱系統配合,動態調整電池工作溫度。這對感測器佈局、散熱設計要求非常高。
  • 通信與可靠性:BMS要和整車控制器(VCU)、充電機、動力總成通信,還要抗電磁干擾、防止資料丟失。這些都需要複雜的硬體設計和軟體容錯機制。

以特斯拉為例,BMS (電池管理系統) 是整個系統的大腦,負責協調和管理電池組的整體運行。

BMB (電池採集板):BMB監控電池組的電壓、電流、溫度等狀態上報給主控制器 (BMS) 的關鍵部分,BMB 的感測器和數據採集部分,它負責監控電池模組中的細節,為 BMS 提供準確的數據,兩者間的通訊採菊花鏈方式執行,如圖1-6所示。

20251014 (1)
圖1 Model 3/Y BMS (電池管理系統)與BMB (電池採集板)
20251014 (2)
圖2 Model 3/Y BMS (電池管理系統)
20251014 (3)
圖3 Model 3/Y BMB (電池採集板)
20251014 (4)
圖4 2021年前 Model S/X 電池包與BMS (電池管理系統)
20251014 (5)
圖5 2021年前 Model S/X BMS (電池管理系統)
20251014 (6)
圖6 2021年前 Model S/X BMB (電池採集板)

想把 BMS 做得更好,得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:

  • SOC 估算優化:未來趨勢是採用“模型+演算法+大資料”的混合方法。用電化學模型提高精度,用卡爾曼濾波提高動態適應性,再用大資料修正。這樣才能兼顧即時性和準確性。
  • 智慧均衡技術:傳統的被動均衡就是“放電耗掉多餘的電量”,效率低。優化方向是主動均衡,把多餘電量轉移給電量少的電芯。未來甚至可以結合AI,預測哪些電芯會掉隊,提前均衡。
  • 熱管理協同:BMS不僅要監控溫度,還要和液冷、風冷甚至相變材料系統協同。比如電池溫度過高時,BMS能提前調度冷卻泵速;低溫時,則調度加熱模組。智慧化的熱管理能極大延長壽命。
  • 功能安全與容錯機制:BMS 需要多層防護:硬體冗餘、電壓雙通道採樣、軟體多工交叉驗證。一旦某個模組出錯,系統能快速切換到安全模式,保證車輛不出事故。

未來的 BMS 不會是「單打獨鬥」,而是要和整車控制器、雲端管理平臺打通。比如通過車聯網,即時上傳電池資料,雲端做大資料分析,提前預警電池故障,實現全生命週期管理。

BMS 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:

  • 智能化 :AI和大資料介入SOC、SOH估算,預測性維護將成為標配。
  • 模組化 :電池包換電、共用等新模式,要求BMS更加標準化、模組化。
  • 雲端協同 :車端BMS+雲端電池管理平臺,實現全生命週期追蹤。
  • 安全升級 :更多冗余設計和功能安全標準,讓電池包更可靠。
  • 綠色低碳 :優化充放電策略,延長電池壽命,降低全生命週期碳排放。

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,BMS 就是這顆心臟的「大腦」。
它不僅關乎電池的安全,更影響車輛的性能和壽命。雖然 BMS 設計難度大、挑戰多,但隨著技術進步,它正在變得越來越智慧、越來越可靠。

未來的 BMS,不僅僅是一個電池保護器,而會成為整個能源管理的中樞。從車端到雲端,從硬體到演算法,它的作用只會越來越大。

搶佔新的汽修版圖,就是現在!

最完善的服務、最嚴謹的零件,滿足所需